“李子霸”雪糕解锁了游客打卡李子坝“列车穿楼”新姿势
8月中旬,正是重庆一年里最热的时节。可在厢遇·李子坝,游客却丝毫不受高温的影响,在李子坝雪糕售卖站排起了长龙。
5平方米大小的雪糕售卖站内,重庆百工传艺文化创意有限公司总经理谢晓飞忙得晕头转向,角落里的音响不断传来提示音:“收钱吧到账18元……”
村民们想不到,李子还能和文创产品挂上钩
谢晓飞身后,两名员工麻利地为巫山脆李去核赢盈配资,再将果肉、奶油和奶浆搅碎后倒入模具,最后经过冷冻制成一款名为“李子霸”的文创雪糕。
“李子霸”雪糕采用了轨道列车的造型,轮廓清晰,车头、车身、车门,甚至列车的窗户都清晰立体,整体呈现绿色,恰好也是轨道2号线列车的主题色,就像是一列迷你版的轨道列车,轻轻咬上一口,口感绵密,奶味十足。这款雪糕被一些网友亲切地称为“巫山脆李与厢遇·李子坝的‘爱情结晶’”。
随着“李子霸”雪糕的横空出世,前来打卡“单轨列车穿楼”的旅客也解锁了新的拍照姿势——站在李子坝观景台上,手持雪糕,让它与轨道2号线列车同框。
“平均每小时卖100支雪糕,毫不夸张地说,只要‘李子霸’有货,手机收款声就没停过。”说起当时火爆的销售场面,谢晓飞笑得合不拢嘴。每天上午10点开始营业,最迟晚上8点就会卖光1000支雪糕。
巫山脆李种植户喜笑颜开
“李子霸”雪糕走红前赢盈配资,谢晓飞就有把重庆特色农产品与文创产品结合起来的念头。据她了解,李子坝正是因为这里曾经种植大量李子树而得名,而巫山脆李恰巧又是重庆知名农特产品。
为实现自己的想法,今年5月,谢晓飞来到巫山双凤村踩点,结识了果农胡炽成,了解到偏远地区果农都面临次果销路难的问题。如何打开这些次果的销路?谢晓飞的团队为此曾研发了巫山脆李为原料的酥饼。不过,这种酥饼只有15天的保质期,不太适合大范围推广。
经过不断试错,谢晓飞公司在今年7月研发出了“李子霸”雪糕。从巫山带回的首批一千多斤脆李,在一周时间内卖光了。谢晓飞马上又在胡炽成的帮助下,收购了双凤村还没卖出去的一万多斤脆李。
“李子霸”的成功,让谢晓飞看到了“农特产品+文创产品”广阔的市场前景,也找到了一条与文创相结合的助农兴农的新途径。
今年中秋节前,谢晓飞团队又研发出以巫山脆李为原料的月饼
今年中秋节前,谢晓飞团队又研发出以巫山脆李为原料的月饼。“首批两万多份月饼还没出厂,就被一些企业订了一大半。”谢晓飞说,剩下的3000余份月饼,在厢遇·李子坝上市不到5天就被游客抢购一空。后来,由于巫山脆李销售结束,脆李月饼生产才告一段落。
“李子霸”雪糕、巫山脆李月饼的相继成功,坚定了谢晓飞用文创产品振兴乡村的想法。
巫山脆李为原料制作的“李子味”月饼
“目前,研发团队已成功研制出李子蜜饯、李子果酱。明年,游客就可以吃到这些‘李子味’的食物了。”谢晓飞说,他们不仅仅要做好“李子味”系列产品,还要做好其他农特产品的开发,比如潼南柠檬饮料、城口板栗蛋糕、城口腊肉面包、冷吃巫山烤鱼等。
这些新产品的构想正在一一落实。在李子坝穿楼图书馆,谢晓飞向我们展示了一些研发中的新产品:饮料区域,柠檬制成的各种饮料摆在桌上,参观的游客可以免费品尝;烘焙区域,板栗蛋糕正散发出特别的香味……
今日重庆记者 高维微
图片 受访者提供赢盈配资
顺和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